如果你早上感到昏昏欲睡,而到了晚上卻精神抖擻,你可能是一名晚睡族。晚睡族是一種睡眠模式或生理時鐘類型,讓人傾向於晚睡並希望晚起。

新的研究發現,晚睡族可能會有更高的風險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,並伴隨著多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。

研究主要作者,位於波士頓的布里格姆和婦女醫院及哈佛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 Sina Kianersi 表示:“我們研究了生理時鐘類型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,發現晚睡族在我們八年的研究期間,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72%。”

研究者還發現,晚睡的生活方式與某些不健康行為之間有強烈的聯繫,這些行為都是導致如第二型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疾病的已知因素。

Kianersi說:“晚睡族總體來說更可能有不良飲食習慣,體力活動量較少,酒精消費量更高,具有不健康的身體質量指數(BMI),有吸煙習慣,以及睡眠時長不足或超過每晚建議的七到九小時。”

當Kianersi和他的團隊將不健康習慣從數據中剔除後,與早起型人群相比,晚睡族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至19%。

即使在考慮了所有生活方式因素後,晚睡族患糖尿病的風險仍然略有增加,這表明可能存在某些遺傳傾向同時貢獻於糖尿病和晚上活動偏好,或者可能還有其他未被考慮到的因素,”未參與這項研究的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梅奧診所睡眠醫學專家Dr. Bhanu Prakash Kolla說。

Kolla在電子郵件中說:“主要的信息是,那些有明顯晚上活動偏好的人應該意識到這些風險,減少他們的酒精使用,戒煙,增加體力活動,並且儘可能地獲得更多睡眠,以及管理這些風險。

資料來源:CNN